说到河豚,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剧毒?好吃吗?危险?河豚有很多种,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似乎是它们的毒力。那么它们体内的毒素有多强呢?鱼缸里养河豚危险吗?
河豚有哪些种类?无论是海水、淡水还是苏打水中,河豚的种类大约有120多种。海水中的代表物种有倒刺鲃、虎豚、纤尘不染黄姑鱼等。绿河豚多生长在苏打水域,淡水河豚包括狗头河豚、潜艇等。他们可以吃鱼缸里的贝类。
想必,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毒素。那么,河豚毒素到底有多危险呢?据说人类食用1到2毫克就会导致死亡,绝对可以称之为剧毒。然而,河豚毒素不仅会致人于死地,还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药物中。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以毒攻毒”。
河豚为什么剧毒?
河豚被毒死是为了自卫。吃过河豚的朋友都知道这肉很好吃。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其他鱼吃掉,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剧毒,让那些贪婪的家伙气馁。那么河豚的毒素藏在哪里呢?内脏?还是在皮肤里?毒素分泌在哪里?事实上,河豚本身并不分泌毒素。
河豚毒素的形成过程大致如下:海洋中会产生一些有毒的浮游生物,这种毒素在食用后会在一些虾或其他小生物体内积累。河豚毒素被转化到自己的身体里,通过吃这些虾和贝类积累起来。久而久之,河豚毒素就有剧毒。其实河豚毒素本身并不是无敌的。据说,如果在河豚毒素中人工注射大量的河豚毒素,它们也会产生中毒的症状。以下是几种常见河豚的详细介绍。
1 虎豚
经常出现在餐桌上的河豚包括虎豚、紫东方豚、潮间带河豚、猛兔头豚等。其中,虎豚人气最高。虎豚的内脏和肝脏中含有河豚毒素,但血液中的毒素含量很少。近年来,随着需求的增加,河豚鱼的人工养殖也在发展。那么在人工环境中长大的河豚,真的不能接触到海里有毒的虾和贝类,所以没有毒素吗?然而,养殖河豚并不是100%安全的。有报道称养殖的河豚含有毒素。至于毒源从何而来,目前还没有定论,还是小心为妙。
有些人在海里钓鱼的时候偶尔会钓到河豚,想着自己试着处理一下,想着小心翼翼地把内脏切掉,然后放在沸水中彻底煮开应该很容易。如果你这样想,你会有危险。实验表明,即使在300度也很难杀死河豚毒素。
2 绿河豚
经常在观赏鱼店里看到。通常,它是作为苏打鱼出售的。事实上,绿海豚属于海鱼。它们年轻时生长在苏打水中,成年后会生活在海水中。市面上流通的绿豚多为人工繁殖物种,毒性含量较小,但如果持续投喂有毒饵料,其毒性会逐渐增加。绿海豚虽然体型小,毒素含量有限,但如果误被小猫吃了,为了安全起见,最好立即催吐,只要吐出来,基本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