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人们穿着凉爽,户外活动较多,尤其是喜欢在草地和树林里玩耍的孩子,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被蜱虫“盯上”。 每年,蜱虫叮咬死亡的消息都会让人惊慌失措,但令人不解的是,这具小虫子身上为何隐藏着一股致命的力量? 被蜱虫叮咬后该怎么办? 有什么好的吗? 预防方法?
一、什么是蜱?
蜱俗称草履虫和狗豆。 它们分为硬蜱和软蜱。 它们通常喜欢在草、植物上冬眠,或生活在宠物、牲畜和其他动物的皮毛中。 蜱虫叮咬可全年发生,但蜱虫活动于每年 4 月至 9 月活跃。 它们特别喜欢咬人皮肤薄且容易被忽视的部位,例如头皮、耳后、腋窝、腹股沟、脚踝和脚趾之间。 蜱的口器复杂,带有一些“倒刺”,可以埋在人的皮肤里吸血,很难直接去除,吸血时间可长达数天。 不吸血时,蜱约芝麻粒大小,像“小黑痣”一样附着在人或动物皮肤表面。 吸血后,虫体可增大数十倍甚至数百倍(图1)。
左边是不吸血时的蜱体,右边是吸血后的蜱体
蜱叮咬有什么危害?
蜱虫本身无毒,多数情况下仅出现局部皮损,如红斑、瘀点、结节、溃疡等; 典型的蜱叮咬是一个被红斑包围的小硬块(图 2)。
蜱叮咬周围发红和肿胀
然而,长时间的蜱叮咬(通常被认为是超过 24 小时的叮咬)可能会传播许多严重疾病,例如鼠疫、出血热、脑炎、斑疹伤寒、莱姆病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此外,蜱虫叮咬后,唾液中的神经麻痹毒素可注入人体,引起“蜱麻痹”,多见于儿童。
二、如何预防蜱叮咬?
1、避免在蜱栖息地停留、坐卧:如森林、草丛、灌木丛等;
2、如果去郊区草原、森林等地区,最好穿浅色长裤和长袖,并把裤衩塞进袜子里,戴上帽子等,尽量减少外露部分;
3. 在暴露的皮肤上使用含有避蚊胺的驱虫喷雾剂。 需要注意的是,2个月以下的新生儿不要使用任何驱虫剂,可以用蚊帐物理覆盖;
4、从郊区草原、森林等地区返回后,注意检查衣服及身体各部位,尤其是腋窝、腹股沟、头发、耳后等部位,确保不附着蜱虫;
5.检查设备和宠物。
三、被蜱虫叮咬了怎么办?
1、不要强行拔出虫子,以免撕破皮肤或弄破皮肤中的口器,也不要用手捏碎虫子;
2、可厚涂凡士林、液体石蜡、甘油、白多邦等,隔绝蜱周围空气,使其窒息而死,然后用镊子轻轻取出蜱;
3、美国CDC建议使用细镊子尽可能靠近皮肤表面夹住蜱虫,平稳均匀地向上拉起,不要旋转或搅动蜱虫(图3);
CDC 建议去除蜱虫的步骤
4.去除蜱虫后,用酒精或肥皂水清洗伤口和手,检查虫体和叮咬部位,如果口器在皮肤上破损,需要手术切除;
5、出现以下情况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感觉蜱已附着超过24小时; 疼痛和关节肿胀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