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尾石龙子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物种,属于蜥蜴目石龙子科,在中国台湾也被称为利文石龙子。 本种已于2000年8月1日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有益或重要经济科学研究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常见于安徽、广东、广西两个湖泊。 、福建、四川、辽宁、华北、中国台湾等地,幼虫的蓝色尾巴和背部的五纵条纹是它的鲜明特征,在陕北比较少见。 近日,陕西省陇县首次发现野生蓝尾石龙子,引起广泛关注。
2021年8月23日上午,陇县公安局河北派出所民警在打扫院子时,在闲置的塑料桶中发现了一只野生幼蜥。 背部有垂直条纹,尾巴为蓝色。 动物。 陇县公安局历来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吴海波处长立即联系县局林警大队汇报有关情况。 林警大队认为,这种蜥蜴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生蓝尾石龙子高度相似,立即联系县林业局,请专业人员进行鉴定。
当天下午,县林业局工作人员初步确认,该蜥蜴可能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蓝尾石龙子。 为进一步确认,县林业局紧急联系宝鸡市野生动物管理站专家重新鉴定,确认“蜥蜴”为野生蓝尾石龙子。
“这是陇县首次发现野生蓝尾石龙子,对我县生物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充分说明我县生态环境在2018年持续改善。 近年来,”林业站工作人员说。
陇县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森林茂盛,草甸茂盛,矿产丰富。 生物种类繁多,森林面积179万亩,天然林蓄积量148.36万亩,森林覆盖率50.30%,有木本植物74科171属399种。 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生态立县”,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陇县、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成功之路。 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园林县、世界生态羊奶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县、中国社火文化艺术之乡、全国避暑旅游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县 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自然之灵”来到龙州大地,充分展示了龙州的“自然之美”。 陇仙正成为越来越多生灵的好选择。 龙州的生物多样性将更加丰富。 目前,由于野生蓝尾石龙子为幼体,生存能力较差,为保护其正常生长,已将其送往上级野生动物管理站进行抢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