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地球上最壮观的地质特征之一的马里亚纳海沟相比,珠穆朗玛峰似乎不起眼。 然而,与珠穆朗玛峰不同的是,马里亚纳海沟几乎是看不见的,它是地壳中一个巨大的水下裂缝,长度是美国大峡谷的五倍多,而且深得令人难以置信。
事实上,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海洋的最深处,对其深度有多种估计。 海沟最深处被称为“挑战者深渊”,深近10984米。 如果把珠穆朗玛峰放在马里亚纳海沟内,它的最高点距离大海还有2134米。
马里亚纳海沟形成于两个构造板块碰撞并挤压在一起的地方。 在缓慢的碰撞过程中,板块边缘向下推成V形,形成了地球上独一无二的深谷。 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个极其陌生的地方。 直到最近几十年,科学家们才开始了解那里可能存在哪些生命形式。 在1000多米的深度,没有阳光可供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水温保持在冰点以上,食物来源相当贫乏。
沟渠中的水压几乎是海平面的 1000 倍,这种压力几乎可以压碎任何生物(或人造物体),除非其结构是专门为应对这种极端条件而设计的。 因此,这片特殊的深海区域可以说是对生命极为不友好,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能在这里找到一些奇怪的生命。
近年来,一些载人和无人潜水器进入马里亚纳海沟,发现在这个类似外星世界的环境中确实有生物生活甚至繁衍。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这个黑暗、神秘的海底世界,看看这个星球上一些最奇异的生物:它们不仅外形奇特,而且拥有最强大的生命力。
1 小飞象章鱼
小飞象章鱼看起来很可爱,但它们在捕猎时会吞下整个猎物
这种章鱼的鳍像大象的耳朵,因此被形象地称为“Dumbo Octopus”,它的英文名字来源于迪士尼电影中的“Dumbo”。 它们长约 20 厘米,长着可爱的扭动眼睛和噘起的“嘴巴”,看起来非常卡通。
虽然看起来很脆弱,但这只章鱼非常顽强。 它们是科学家已知的最深的章鱼,喜欢在 3000 米到 4000 米之间移动。 小飞象章鱼属于乌黑章鱼属,有蹼状的触手,打开时就像一把雨伞。
与大多数章鱼不同,小飞象章鱼不会用喙状的嘴咀嚼和研磨食物,而是将猎物整个吞下。 因此,它们在吃饭时可能看起来不那么可爱。 这种章鱼还有一种独特的游泳方式,拍动鳍像大“耳朵”一样提供游泳动力,甚至每秒拍动4到30次,足以让它们“飞”起来。
2 深海龙鱼
深海龙鱼具有惊人的生物发光能力
如果说小飞象章鱼对人畜无害的话,深海龙鱼则恰恰相反。 它们巨大的牙齿和丑陋的外表,是名副其实的深海杀手。 深海龙鱼虽然是鱼,但没有鳞片,但皮肤光滑如鳗鱼,故又称无鳞龙鱼。
深海龙鱼属于巨嘴鱼科,体长约15厘米,喜欢在200-1800米之间活动。 像许多深海生物一样,这种鱼严重依赖其身体的生物发光部分,这些部分利用内部化学反应产生奇异的光,它们可以用来与其他鱼交流或伪装。 这条鱼的下颚也有一个发光的胡须状突起,这经常欺骗其他鱼认为这是一顿简单的饭菜并被它吸引。 但转眼间,它们就成了深海龙鱼的美味佳肴。
一些深海龙鱼也进化出了产生红光的能力,这种颜色在海洋生物中并不常见。 他们可能会用红色来向同胞发出信号,但更有可能的是,他们会在攻击前用红光照亮猎物。
3 管眼鱼
管眼鱼的头是透明的
在漆黑的深海中,光是稀有而珍贵的东西。 甚至检测到一缕光线的能力有时也可以决定是否获得食物。 因此,马里亚纳海沟中的生物,例如管眼鱼,已经进化出一些利用光线的不寻常特征。
为什么不寻常? 首先,鱼有一个透明的头部,里面有两只敏感的桶状眼睛,通常指向上方,让鱼观察猎物的轮廓。 至于为什么头部是透明的,科学家们认为这个特征可能只是为了收集更多的光,让它们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直到 1939 年,管眼才被人们从水下 762 米的栖息地打捞出来。 即便如此,鱼体的状况也不尽如人意,因为它们在压力从深到浅的变化过程中可能会破裂。 现在,研究人员可以使用配备探照灯和摄像头的深海 ROV 来近距离观察筒眼。 当然,这种奇特的鱼还隐藏着许多秘密,比如它们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这些都让科学家们感到困惑。
4 水母底栖动物
微小的底栖水母钟形身体是不透明的红色
水母是相当常见的海洋生物,有时会冲上岸或堵塞渔网。 然而,这种底栖水母不同,它更喜欢生活在700多米的深处,通常就在海底附近。
Benthocodon 属的水母属于水母科。 它们有圆形、钟形的身体,直径通常为 2 至 3 厘米,有大约 1,500 根细细的红色触手,帮助它们在水中快速游泳。 它们主要以小型甲壳类动物、有孔虫和微小的单细胞生物为食。
许多种类的水母是透明的,但底栖水母的铃铛是不透明的红色。 科学家们认为,这种颜色可能有助于掩盖其猎物发出的生物发光,从而使太阳水母远离危险。 与马里亚纳海沟中的其他动物一样,科学家们对这种水母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