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鉴赏之亚洲金猫

  亚洲金猫(学名:Catopuma temminckii):体重10-15公斤,体长78-100厘米。尾巴长48厘米,约为体长的一半。头发是黄色的,背部是棕黑色的。眼睛前内侧角有一条白线,长约20 mm,其后有一条宽的棕黄色线,向后延伸至枕部,两侧有黑线。眼睛下方有一条白线延伸至耳底下方,上下边缘有明显的黑线。耳后是黑色的,耳根有灰毛。喉部和前胸有浅黑色条纹或花斑。头上的花纹是统一的,但头发的颜色却千差万别。有些个体的背毛呈黑褐色,图案美丽而不规则。有些个体有三种主要颜色类型:鲜红色(红金猫)到灰褐色、深灰褐色(灰金猫)和斑点人(花金猫)。

  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混合常绿山地林和干燥落叶林中。繁殖季节除成双成对活动外,一般独居,夜行,敏捷,善于攀爬,食肉。食物类型以啮齿类、鸟类、兔类和鸡类为主,还有麂、麝等小鹿。交配期多在早春,每窝1-3窝,分布于东南亚、中南半岛和中国。

  一.形态特征

  亚洲金猫是中型猫。长116-161厘米;尾部长400-560毫米,为体长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体重12-15公斤。雄性体重13.5公斤,体长91厘米,尾长41厘米,右后爪18厘米,耳朵5.5厘米,右上角犬齿16毫米。亚洲金猫雌性比雄性小。雌性体重7.9公斤,体长77厘米,尾长39.5厘米,后腿长15.5厘米,右上角犬齿13毫米。

  头骨很大,骨头很薄。顶部平而宽,脑室大而圆。眼眶前缘到上颌前部的距离超过眼眶直径长度。鼻骨较宽,额骨前中部略凹。颧骨的眶后突和额突细而尖。颞嵴浅而低,从左向右弯曲。仅颞嵴后部愈合为短矢状嵴,人字形嵴发育良好。突然听泡泡说。翼孔的前缘是横向的,不是尖的。它的中心有时有一个小凹痕,翼状突起细长,极其锋利。三种颜色类型的个体在头骨上没有区别。在猫身上,外耳明显活跃,听力相当好。肌肉发达,腿长,尾巴长。

  齿型=30。门牙成一排,上下颌第三门牙较大。第一前磨牙呈指甲状,微小或缺失。上臼齿小且横。

1-220225215604L5.jpg

  亚洲金猫颜色非常复杂多样。包括金棕色、棕色、黑色、狐狸红色和灰色。根据体色和斑纹,大致可以分为三种颜色类型。俗称红金猫、灰金猫、花金猫。它们互不相同,有混合的,也有过渡的,但红金猫型在数量上占多数。在体色的变异上,从类似赤麂的鲜红色(红金猫)到灰棕色、深灰棕色(灰金猫)。两个身体的背部都没有斑点,所以和全身都有斑点的(金猫)不一样。前两者只是身体的上肢和腹侧表面有轻微模糊的斑点或标记。后者除腹部和四肢有斑点外,灰褐色身体背部布满不规则的环状斑点。暗褐色空心环斑,周围有棕黑色边缘。背部中线由两条带有断续长斑的纵条纹组成,从颈后延伸至尾根。

  虽然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区别,但它们有更多的共同特征。面部斑纹相当一致,颈后呈红褐色,背部中线有深或纵条纹。耳后是黑色的,耳底是灰黑相间的。尾巴都是双色的,上面是体色,下面是浅白色。尾巴是白色的。两只眼睛的内眼角有一条很宽的白线,接着是一条棕色线到后脑勺。在棕色线条的两侧,有带衬里的细黑线。脸颊两侧,两边有一条棕黑色的白线,从眼睛下方斜向耳朵下方延伸。脖子后面和侧面的毛,基部3/4为浅灰色,上面有深褐色的环,末端为褐色;但是,发梢的颜色不一样,不是黑就是白。发尾颜色深浅不同,黑发梢与白发梢的比例或多或少会导致发色的不同,甚至是色型的变化。一方面,浅毛色的红棕色、粉棕色逐渐混合白色,甚至灰棕色、棕褐色或深毛色混合棕色和白色。后者类似于在谭上涂一层白霜,俗称芝麻斑。

  在两种颜色图案之间,也有少数个体难以区分,正面颜色较浅,背面颜色较深,带有芝麻点。此外,少数红色金色猫皮和灰色金色猫皮,两侧和四肢有许多明显的斑点。此外,颈部和肩部有浅色、模糊、形状不规则的大花纹,体毛长度在它们之间略有差异。如果同属冬毛,金猫和灰金猫的毛长而厚,红金猫的毛短而薄。

  二,栖息地

  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混合常绿山地林和干燥落叶林中。它们也生活在灌木、草地、开阔和多岩石的地区。根据现有的记录,亚洲金猫曾经出现在不丹一个有矮杜鹃花和草甸的高海拔地区。

  三.生活习惯

  亚洲金猫除繁殖季节成双成对活动外,一般独居夜行,早晚活动较多,白天生活在树上的洞穴里,在田野里进进出出,行动敏捷,善于攀爬,但多在地面活动。活动区域相对固定,随季节变化垂直移动。金猫听力很好,是猫耳朵最灵活的活动之一。它可以倾听来自各个方向的微小声音,就好像它是一个“活雷达”。它勇猛,所以被称为“黄虎”。

  主要食物类型为啮齿动物,包括鸟类、兔子和鸡,以及小型鹿类,如麂和麝。它也可以攻击年轻的水牛,因为它锋利的犬齿不够厚和有力,无法穿透老牛颈部的皮肤。

  四.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和越南。

  中国分布于西藏、安徽、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江西等省。

  动词 (verb的缩写)育种模式

  亚洲金猫全年可再生。雌性亚洲金猫发情持续6天,每39天重复一次。怀孕81天。雌性每胎产1-3只幼崽,出生时平均体重250克。在野外,一些雌性被观察到在空心树下分娩。宝宝6个月断奶,虽然短短9个月就能独立,但平均12个月独立生活。雌性在19-174个月内达到性成熟,雄性在24-156个月内达到性成熟。

  亚洲金猫在野外很难观察到。动物园尝试繁殖这个物种,可以进一步揭示亚洲金猫的交配行为和生物系统的信息。这个物种没有固定的繁殖季节,但它不会在4月、5月或6月分娩。在动物园,幼崽在9-12个月内离开母亲,断奶通常需要6个月。这表明母亲在断奶后仍然照顾它们的幼仔。在动物园里,父亲和幼崽没有任何关系,这也可能是在野外被忽视的象征。

  不及物动词人口状况

  亚洲金猫被评估为接近危险。然而,普遍缺乏关于这一物种的数据,如果没有密度估计或定量数据,很难评估该物种的真实情况。根据现有数据,由于其分布范围内广泛的栖息地丧失和偷猎,该物种自2000年以来经历了超过20%的种群下降,接近30%。这种下降的格局还会继续,说明亚洲金猫的数量和人口已经非常接近处于弱势的状况。

  东南亚12个国家已录得亚洲金猫。然而,虽然它分布广泛,但在印度、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的存在是有限的和不完整的。据报道,柬埔寨东部、老挝、越南和中国南部并不常见,中国和越南的记录急剧下降。从2005年开始,越南没有记录,中国云南、四川、广西、江西四省的大范围调查只记录了3次亚洲金猫(北京林业大学未公布数据,中国国家林业局2014年未公布数据)。这两个国家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淘汰。截至2013年,亚洲金猫在不丹、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广泛分布,但据认为这些地区的数量正在下降。

  亚洲金猫最大的威胁被认为是栖息地丧失和偷猎。虽然这些物种偶尔被退化或改变的生境所记录,但它们主要是依赖森林的物种,在整个范围内受到严重的生境丧失和破碎的威胁。虽然从2000年到2010年,东南亚的森林砍伐率略有下降,但仍是世界上最高的,每年约100万公顷(粮农组织,2011年)。地转也是对亚洲金猫的威胁。即使在不丹这样的国家,如果认为这一物种享有相对受保护的地位,水电项目的增加也可能对这一物种产生负面影响。据信,许多地区偷猎的物种正在增加,因为它通常是出售其皮毛和身体部位的目标。越来越多的亚洲金猫可能成为虎皮虎骨的替代品。在越南发现了几件没收的亚洲金猫皮草,类似于猎虎皮。在一些地区,他们也是猎杀其他动物的受害者。最后,有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亚洲金猫因为捕食家畜(主要是家禽)而被杀害。

  种群分布并不分散,这个种组的数量在减少。金猫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森林破坏和非法狩猎,这在它的整个分布范围内非常普遍,但对威胁的规模和程度却知之甚少。亚洲金猫皮张在中国和缅甸是商品,狩猎压力大。

  根据《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的数据,中国约有3000-5000只金猫(王松,1998)。国内没有关于金猫的实际研究项目,但2008年和2009年在四川和陕西省用红外自动触发相机拍摄到了这一物种。

  七.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3.1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危(NT) IUCN) 2015。

注:本文由宠物知识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地址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由站长整理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fgarden.net/post/789.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